宣城市厂房加层改造*检测单位
房屋装饰装修改造*检测鉴定的相关规定:
抹灰工程
1、墙面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墙面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爆灰、裂缝。
检查数量:每个墙面至少3处,即墙面两端加中间部位;当单面墙长度**过3m时,每增加1m应增加1处,每处面积不得小于1m2,沿墙面竖向均匀分布。
检验方法:目测观察和用小锤锤击检查。
2、墙面不得有渗漏现象。
检查数量:对外墙内侧面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雨后观察检查。
3、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目测观察、手摸检查。
4、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检验方法:目测观察。
5、墙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4mm,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mm,阴阳角方正允许偏差为4mm,分格缝直线度允许偏差为4mm。
检查数量:每个墙至少检查3处,即墙面两端和中间部位,当单面墙长度**过3m时,每增加1m应增加1处。
检验方法: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立面垂直度2m垂直检测尺检查,阴阳角方正用直角检测尺检查,直线度拉5m线用钢尺检查。
6、顶棚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之间必须粘结牢固。顶棚抹灰层应无脱层、空鼓、爆灰、裂缝。
检查数量:对卧室、起居室(厅)测5处,即4个角部加1个中心部位;厨房、卫生间、楼梯间、阳台等测4处,即4个角部。每处面积不得小于1m2。
房屋可靠性鉴定及结论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规定要求,在建筑物大修前的*检查时应进行可靠性鉴定,其中包括*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现场检测结果表明:(1)外观质量检查中未发现严重影响结构*使用的损伤与缺陷;(2)混凝土强度总体基本满足现行规范对混凝土低强度等级的要求;(3)钢筋配置和构件尺寸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4)混凝土碳化深度和钢筋锈蚀情况基本正常;(5)根据该楼高度、平面尺寸、层数等条件选择采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较合理,结构传力途径明确。鉴定结论:根据办公楼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承重部分构件的承载能力R/r0S、构造、位移或变形、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的*性评定结果和子单元的*性评定结果,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8.1条的规定,评定*性等级为Asu级。
3.2 建筑抗震鉴定及结论
该建筑尚在使用期内,原设计已考虑抗震设防,现有设防要求也未提高,现因业主的变更而进行*装修改造,但并未改变结构用途和使用环境,仍为办公用房,根据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是不必要做抗震鉴定的,但是针对业主要求改造后延长使用年限的要求,对该建筑进行了抗震鉴定。按照原设计的完成时间推断原结构设计所依据的规范为国家78系列规范,未提及结构合理使用年限。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在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宜采用40年,在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40年,因此采用后续使用年限40年的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CAD系列混凝土结构鉴定加固软件进行抗震性能验算,鉴定结论: 级鉴定及*二级鉴定均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的要求。
3.3 鉴定报告建议
建议对原有露筋部分进行补强加固,若延长使用年限,须进行抗震加固。对此楼进行改造时,须对改造后承载力有变化且承载力不足的构件及开洞等受损构件进行补强加固,对底部重要竖向构件进行加固以增加结构整体抗震性能。
房屋加层改造检测过程
一、审批权限
1.凡产编中列为大楼、公寓的房屋,以及被列入市好近代保护建筑的房屋的加层,审批。
2.除上款以外的房屋加层,由区、县房管,报备案。
二、审批原则
1.新式里弄类型以上房屋(包括大楼、公寓、花园住宅、新式里弄新工房,下同)原则上不得加层,特别是独立式花园住宅,具有*特建筑风格的新式里弄房屋以及新建住宅小区的房屋、好近代保护建筑更要从严掌握,确需加层的,按审批权限分级管理。
2.房屋加层审批贯彻“谁管理、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
三、技术要求
1.房屋加层必须符合建筑规划要求,与原有房屋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加层部分与原房屋建筑立面、用料和色彩应保持一致。
2.房屋加层设计前,必须由相应资质的房屋检测单位进行房屋质量检测,作为房屋加层设计的依据。
3.房屋加层,必须由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市有关管理和技术规范进行设计。
4.设计时,应考虑街坊供给水、供电和供气以及雨污水排放系统必须满足加层后增加的容量、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