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加建加层改造*检测鉴定报告

    更新时间:2025-02-12 浏览数:405
    发货地址:广东省深圳市  
    产品数量:566.00套
    价格:¥1.33 元/套 起

    房屋加建加层改造*检测鉴定报告


    既有fang屋地基基础的技术鉴定是通过查阅施gong图、竣gong图、地质资料、设计变更等技术资料和原地勘报告,并对现场进行实地调查,着重对有问题和重点部位进行观察,掌握地基土层分布情况,原设计地基承载力和增层后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基础有无不均匀沉降和裂缝,原基础有无风化、腐蚀或受管道渗漏水的影响。
    根据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对地基基础进行地基变形或整体滑动及上部结构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能否增层,并确定建筑物的可靠性是否满足现行施gong规范的施gong要求。
    在增层及加固补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中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相互协调、相互适应。因此我们通常要求对原有基础、部分构件以及屋面等进行加固补强等有效处理:
    因本地多数楼fang一般采用钢筋砼基础,可以凿出底板主筋增焊钢筋,且加宽加厚底板砼,并注意新旧砼的牢固结合,确保其成为一整体,共同gong作,同时在基础**墙适当的距离,凿洞加小梁,再在基础两侧浇筑侧板与基础成为一个整体。
    对于某些有钢筋砼基础梁的,可以通过浇筑钢筋砼现浇梁,穿过原建


    筑物基梁下支撑于新旧砖基、毛石或砼新基础上,基础下的垫层应与原基础采用同一材料,并且作在同标高上,该现浇梁称为抬墙梁,浇筑时应使其地圈梁紧密结合,有时可采用微膨胀砼。抬墙梁亦可支撑于钢筋砼小桩或支撑于抬墙梁和砖墙,接触处做一侧向梁垫。



    钻芯位置的选择

    实际gong程中,同层次、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浇捣日期的相同类型的结构或构件有很多,在选钻芯样钻取部位时,首先应选择受力较小的构件钻取芯样,如高度或跨度较小的构件。

    1、混凝土粱

    1.1梁的受力图形为余弦波状,梁中间部位截面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梁两端1/3~1/4跨度范围内剪力较大,上部受压且常有抗剪弯筋,故钻芯时宜选在距梁两端1/3~1/4跨度部位、梁身中下部:框架梁,当梁截面高度h≥500mm时,钻芯部位可选在中和轴上弯矩*小值处或者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分:梁截面高度h<5OOmm时,也取在中和轴上弯矩*小值处,但不能在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位钻芯。当梁截面高度较小时,跨中混凝土受压受拉区高度也较小,*因误取跨中受压区混凝土而影响构件*使用。理论上弯矩*小值处的混凝土不受力,钻芯样后,对构件影响甚微,梁跨中中和轴以下部分混凝土只受拉,按钢筋混凝土计算原理,该处抗拉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与钢筋粘结,起保护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gong程现场不可能提供构件弯矩图,必须熟练运用结构力学知识,*判断出构件弯矩*小值的大致位置。

    1.2住宅gong程中检测阳台挑梁混凝土强度时,钻芯样大部位宜选在阳台挑梁在室内锚固部分距外墙为1m左右的托梁上底层框架、二层以上砖混结构的商住楼,检测底层框架的混凝土强度时,宜应选在纵横轴的边轴框架梁上钻芯样混合结构中简支梁与圈粱相连时,需检测简支粱的混凝土强度,宜选在圈梁上钻取。



    混凝土柱

    2.1无论是轴向或偏心受力柱,钻芯部位都选在柱的纵横轴线交点处即柱中,因为柱混凝土的施gong是从下到上进行浇捣的,振捣后,由于重力作用柱的下半部石子偏多而上半部偏少,一般说来下半部的混凝土强度要**上半部,此处对受力偏心柱来说,弯矩*小值处也大致在柱中位置,因此,钻芯部位选在柱中,既代表该柱混凝土实际质量,又可减少柱的损伤。

    2.2柱在主框架方向钢筋分布较密,非框架方向钢筋较少;柱的上下两端为箍筋加密区,柱身由楼面往上1~1.5m范围内往往是纵向钢筋接头的部位、箍筋加密区,钢筋分布较密:柱身的受力一般两端大,中间小:故芯样的钻取部位宜选在非主框架方向,在距楼面1.5m以上结构受力较小的位置。

    2.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按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不同分先张和后张二类,后张法的受弯构件(构件宽b≤250mm),在没有张拉前可在构件中和轴弯矩*小值处钻芯样,钻芯深度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120~ra,不能在两端的锚固区钻取。至于其他类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根据《规范》要求,不宜钻取。

    2.4混凝土墙、板宜在浇筑段距端部300mm处取样:对易损伤结构功能的构件,如薄壁构件应在不重要的部位取样。

    2.5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一般仅底部有一层钢筋,上部属于构造配筋,可在上部直接用钻芯机垂直钻芯样或者在大放脚的基杯上钻芯样:片筏基础或箱型基础,上表面钢筋密,必须从侧面选取钻芯位置。


    加层改造的技术要点如下:

    一:上部加层上部加层结构通常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两种形式。采用纲结构有利于减轻下部结构和基础加固的压力,但当下部原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时,上下结构的刚度相差较大而不利于抗震。困此有时根据整体结构体系的要求,也采用混凝土剪力墙与钢结构框架相结合的形式。

    二:原基础加固处理当加层层数与原建筑层数比例较大时,基础加固往往不可避免。基础加固的开gong与原基础形式、地质情况、荷重增加比例等相关,通常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

    三:原结构加固由于加层导致下部结构需要承担的荷重增加,以及地震和风的侧向荷效应增大,下部原结构的加固往往是的。有时出于抗震加固的需要,也要对下部原结构进行体系加固。




    http://liyongjiang.cn.b2b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