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厂房楼板承重*检测鉴定中心
一、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1 对结构中的钢筋力学性能有怀疑时,可对其进行抽样检测。
2 进行钢筋力学性能检测时,可按同一规格的钢材划分检测单元。对于A类建筑,宜对主要受力钢筋进行抽检,每种规格抽检量不少于一组;对于B类建筑,宜对各类钢筋进行抽检,每种规格抽检量不少于一组。
3 既有结构钢筋力学性能检测,可采用表面硬度法等非破损检测与现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
4 在既有建筑物结构构件上切取试样时,应保证所取试样具有结构代表性。取样的部位应在构件受力较小的部位,应保证试件不受取样扰动,防止塑性变形、硬化等作用改变其性能,取样后应立即对构件进行修补。取样不得危及结构的*和正常使用。
5 采用切取试样法检测时,应测定钢材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等项目。
二、几何尺寸检测主要包括构件截面尺寸、跨度、高度以及构件的轴位和偏差。
1 宜按结构层及构件类型划分检测单元,构件的轴位和偏差应全数检测;几何尺寸的其它检测项目抽样数量如下:
A类建筑,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
B类建筑,应抽查构件数量的20%,且不少于5件。
2 截面尺寸可用钢卷尺直接量测,截面尺寸应是除去外装饰层后的净尺寸,对任一等截面构件应取不少于3个部位量测截面尺寸,以三个量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构件的截面尺寸代表值。
结构构件的配筋检测应包括钢筋种类、位置、数量、直径及钢筋保护层厚度。
1 宜按结构层、构件类型及设计配筋相同的构件划分检测单元,钢筋的位置、数量检测项目抽样数量如下:
A类建筑,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且不少于1件;
B类建筑,应抽查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2件。
2 钢筋种类检测可通过参照设计图纸或凿开保护层从钢筋外观、表面形状确定,必要时可做化学分析进行验证。
3 钢筋位置、数量检测宜采用电磁感应法或雷达波法进行非破损检测,当构件中有多排钢筋或钢筋间距较密时,应凿开混凝土保护层进行核查;钢筋直径可参照原设计图纸或凿开钢筋保护层确定,也可采用电磁感应法进行检测,但须局部凿开钢筋保护层予以核对。
板:检查受力主筋、分布钢筋、支座负筋;
梁:检查跨中梁底受力主筋、支座处梁上部负筋、支座处箍筋;
柱:检查竖向钢筋、端部箍筋、中间箍筋;
悬挑梁板:悬挑支座处的面筋的数量、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
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采用电磁感应法或雷达波法进行非破损检测,用凿开混凝土保护层的方法进行校核和修正。保护层厚度取值原则上按构件类型,取平均值为其代表值,但应给出*小保护层厚度。
(1)现场图纸测绘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房屋的结构布置进行现场测绘,包括结构形式、轴网尺寸、构件布置及层高等。
(2)房屋变形检测 整体倾斜检测: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选取房屋可测外墙棱线进行倾斜检测,倾斜测量使用经纬仪采用投点法,测量每个测点**部相对底部的水平偏移值,结合检测区段高度计算该测点的倾斜值。测量工作遵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相关规定,测量结果包括施工和测量误差。 相对不均匀沉降检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房屋同一设计标高的女儿墙**部布置测点,使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房屋整体相对不均匀沉降。测量工作遵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相关规定,测量结果包括施工和测量误差。
(3)材料强度检测 混凝土强度检测:根据房屋结构特点,现场抽取混凝土梁、柱构件,采用回弹法分别对梁、柱构件混凝土材料强度进行检测。对每根受检构件选取10个测区,凿去测区内构件表面粉刷层,直至露出混凝土结构表面,用砂轮磨光混凝土表面,每个测区布置16个测点,用ZC3型混凝土回弹仪测量回弹值;根据*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推定各测区及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进而推定同类构件的混凝土强度。 砖和砂浆强度检测: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分别对结构实心粘土砖和砌筑砂浆材料强度进行检测与评定,砖强度现场检测采用回弹法,砂浆强度检测采用贯入法。对每片抽检墙体选取一个测位凿去表面粉刷层,直至露出砖表面,清理干净后选择十块砖用HT-75型砖回弹仪进行回弹检测其强度。砂浆检测应剔除砖缝间浮浆,用砂轮将灰缝打磨平整用砂浆贯入仪检测其强度。数据分析将该房屋所有墙体作为一个检测批,所有砂浆作为一个检测批。
(4)构件尺寸及配筋检测 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并结合委托方提供资料,现场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梁、柱构件进行截面尺寸及配筋检测。现场运用钢卷尺测量构件截面尺寸,使用钢筋磁感应测定仪检测构件钢筋配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