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厂房加层改造*检测中心
该建筑尚在使用期内,原设计已考虑抗震设防,现有设防要求也未提高,现因业主的变更而进行*装修改造,但并未改变结构用途和使用环境,仍为办公用房,根据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是不必要做抗震鉴定的,但是针对业主要求改造后延长使用年限的要求,对该建筑进行了抗震鉴定。按照原设计的完成时间推断原结构设计所依据的规范为国家78系列规范,未提及结构合理使用年限。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在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宜采用40年,在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40年,因此采用后续使用年限40年的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CAD系列混凝土结构鉴定加固软件进行抗震性能验算,鉴定结论: 级鉴定及*二级鉴定均满足《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要求。
1.对各单体建筑、结构平面布置、立面布置及结构主要构件尺寸进行复核。
2.对各单体房屋外观完损情况进行检查。
3.采用回弹法对结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测试。
4.对该建筑结构相对高差及整体倾斜进行测量。
5.根据原竣工图纸,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对改造后房屋结构进行结构计算分 析和承载能力验算分析;
工业厂房改造检测在其中了解到在钢筋混凝土中,围绕受弯构件 ,面向受压区 增设混凝土现浇层 ,以此来提升截面有效高度,增加截面面积,终增强正截面抗弯、增加截面刚度、提高斜截面抗剪性,达 到补充、强化和加固的目的。工业厂房改造检测在主筋范畴之中 ,钢筋面积、强度与弯 变构件自身的截面承载力呈现正相关。为增强截面承载力,可增加主筋面积。围绕截面受拉地带,增设现浇混凝土围套扩大构件截面,经由新增部位与原构件,一起负担,可显着增强构件承载力,优化基本使用性 能。工业厂房改造检测此种加固方法具有便于操作、适用范围广、设计可行以及施工经验丰富的特点,主要被 用来加固一般构造物内部的混凝土,然而,在现场施工阶段,因湿作业时间偏长,将会制约 生产活动的开展,影响日常生活,同时,采用加固处理操作的建筑物,其净空间也会有所减小。
1.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结构扭转为主的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自振周期之比满足要求,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均满足要求,梁构件承载力基本满足计算要求。
2.结构地基基础*性等级间接评为Bu级,上部承重结构*性总体等级评定为Cu级,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性等级评定为Bu级。综合评定该房屋(鉴定单元)*性鉴定等级为Csu,*性不符合鉴定标准对Asu级的要求,显着影响整体承载,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房屋改造检测鉴定就是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工具等技术手段,对建筑结构已经原材料的外观或内部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
既有建筑物结构性能检测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为建筑结构的性鉴定及建筑物的维修、加固、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
结构检测是既有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该项工作的基础。没有检测的数据,则鉴定与加固改造工作也难以顺利实施。有了检测结果,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来,可减少工作的失误,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成本。
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可分为:
1、 建筑结构*性鉴定
2、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
3、 建筑改变用途、改造、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等。
为确定基础形式以及基础混凝土强度,现场对基础进行开挖。经确认后,该建筑基础形式为沉管灌注桩基础,现场检测推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表面有轻微腐蚀,基础未见开裂、扭曲、倾斜及损坏现象,开挖发现地下水位较高。经过20余年的压实沉降,且通过对上部结构的调查,未发现不均匀沉降及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