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加建改造*检测 房屋加层检测报告
1)按有关规定,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加固设计实施以后,承担此任务的设计单位应该对该房屋结构的*性和耐久性负责任,而原来的设计单位未参与改造加固设计时,则不再负此责任。因此,改造加固设计应该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研究单位来承担。
2)改造加固设计时,应根据鉴定的评估报告对结构目前实际的*性、适用性、耐久性作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能否进行改造加固及采用何种设计方案。设计要依据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 —2006)、《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钢结构加固技术规程》(CECS7796∶)、《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612004∶)进行,同时还应遵循结构设计有关的现行规范、规程。
3)改造加固设计与新建筑的结构设计有很大区别,在验算现有构件的承载力时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4.1.2条的规定考虑楼面活荷载的折减;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梁,核算其受弯承载力时,跨中应考虑现浇板有效受压翼缘宽度,跨中和梁端受压区钢筋的双筋梁作用;框架梁核算端部承载力和裂缝时的弯矩值应取柱边值而不应取柱中值;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检测的实测值换算为设计值取用
对已有房屋综合抗震能力进行判断。
从这一层面上看,主要包括抗震构造、承载力等方面来进行分析,不仅如此,还应该从整体和局部等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分析。对现有房屋的综合抗震能力进行细致地分析和判断是现如今,我国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工作的主要方式。
楼房加层减震技术的应用对象是处于地震区、未满足抗震要求的已有楼房;或欲将耐震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获得加层建筑面积的已有楼房。
该技术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框架已有建筑、框剪结构多层房屋;不适用于低矮的砖混结构刚性结构房屋。加层减震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①使已有楼房耐震能力提高30%~50%;
②由于加层,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建筑面积;
③由于采用加层减震,故对原有建筑物不需采用任何加强措施,保护原有建筑物的一切构造,使用要求不受任何影响;
④加层施工过程对已有楼房中的人或设备仪器的正常工作或生活不产生任何影响;
⑤高质量的夹层橡胶垫可以确保加层建筑使用寿命长于七十年之久。
多层内框架结构。增层部分的结构布置与下层结构相同,内框架钢筋混凝土中柱梁、砖壁柱设置至**。根据抗震要求,层层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房屋四大角设抗震柱,新加层抗震纵横墙采用普通砖或砌体。加层的可行性取决于原钢筋混凝土内柱及带有壁柱的砖砌体的承载能力以及补强加固的可能性。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使用适合的检验检测方法和方法确认的程序,包括被检验检测物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适当时,还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检验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和检验检测机构制定的方法。
主要是对厂房进行拆改、加层、变动结构以及厂房改变设计用途或增大使用荷载等情况。该检测应在厂房进 行改建、加层、变动结构或厂房改变用途、增大使用荷载前,通过对厂房的结构进行检测,对厂房结构和使用功能改变的可行性做出评价。厂房的改造现在越来越普 遍,从成本和经济的角度来说,对厂房进行改造比重建要经济的多。所以,厂房使用功能改变就变的尤其重要。
2、厂房使用功能或局部结构改变,对结构*性有影响时。厂房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使用功能改变,如厂房改办公楼、办公楼该商场等,也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开设门 洞、局部楼板开洞、局部抽梁拔柱等局部结构改变,这些因素对结构*性均有影响,需要进行*性检测评估,按照新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布置验算结构构件并评估 结构*性。当功能和结构改变较大时,尚需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因此,厂房使用功能改变检测,主要检测厂房在改变功能荷载的情况下厂房的*性和抗震性能的 检测。
混凝土粘钢加固技术,是采用优质JGN建筑结构胶,把钢板与混凝土牢固地粘在一起,形成复合的整体结构, 有效地传递应力形成整体联合协调工作,从而恢复或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与结构的强度和钢度。
特点
1、对构件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强
2、与砼构件具备较广泛的类似力学性能指标
3、抗老化、抗疲劳性能好
4.建筑结构胶要通过抗冲击剥离韧性检测
结构检测是既有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该项工作的基础。没有检测的数据,则鉴定与加固改造工作也难以顺利实施。有了检测结果,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来,可减少工作的失误,减少不必要的工程成本。
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可分为:
1、建筑结构*性鉴定
2、建筑结构抗震鉴定
3、建筑改变用途、改造、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等